九一八事变:东北军民不屈的抗争史 1931年9月18日,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,拉开了长达14年抗日战争的序幕。面对日军的突然袭击,东北军高层却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,导致14万东北军主力几乎未作抵抗。不到2万人的关东军仅用4个多月就占领了东北全境1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。 然而,东北军高层的不抵抗政策并不能代表全体官兵的意志。从北大营到沈阳城,从民间武装到地方部队盈配资,东北军民自发组织的抵抗此起彼伏,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抗战壮歌。
展开剩余51%在东北大部沦陷后盈配资,黑龙江省成为最后的抵抗阵地。1931年11月,马占山将军率领1.3万守军在嫩江桥与3万日伪军展开激战。这场持续15天的江桥抗战中,中国军队毙伤敌军5000余人,其中日军2000多人,创造了抗战初期的辉煌战绩。但由于得不到支援,马占山部队最终被迫撤退。 1932年2月,随着哈尔滨保卫战的失利,东北全境沦陷。从九一八事变到东北全境陷落,仅仅过去了4个月零18天。这段历史告诉我们:一盘散沙的抵抗难以抵挡强敌,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守护家园。东北军民的英勇抗争虽然失败,但他们用鲜血点燃了全国抗日的烽火,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铭记。
发布于:天津市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